浙江注册公司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春华 李睿 何贤君 钱关键 周琳子 姚颖康 马赛洁 通讯员 沈雁 张湘
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义乌自贸试验区,刚开办了一家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的郑才锐,体验到了一种“加速度”——企业注册线上办,只需半小时,当场可以下载电子证照。就在3月底,金华成为省内首个个体工商户总数超百万的设区市。
企业注册的便利程度,被视为一地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在浙江,企业注册开办仍在提速。“千方百计惠企助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年初发布的《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到2023年,要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运营、退出等环节,解决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改革探索领跑省、市场机制最活省、营商环境最优省。
眼下,各地政策暖风劲吹。杭州最近推出153项改革事项,全面启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温州出台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0条;金华推出18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硬核”举措;台州出台壮大市场主体的新“三十条”;衢州宣布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2022年实施方案……
在浙江开家企业,能享受怎样的便利?政策、服务如何满足企业切实需求,精准送达企业?记者走访调研多地寻找答案。
企业集聚的杭州高新区(滨江)(记者 姚颖康 摄)
7项举措5项带“自”字
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各类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
3月1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统一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它大幅精简了申请材料,构建了一个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制度。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一直探索在前。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施行,明确实行市场主体便利化登记制度,按照规定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这一举措,源于确认登记制改革。
确认登记,最大程度赋予了商事主体登记自主权。浙江版方案中,7项举措里,有5项带“自”字:登记服务自助办理、名称自主申报、住所自主选址、经营范围自助选定、主体迁移自主决定,它被视作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集大成者”。从去年底开始,这项改革率先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县(市、区)开展试点。
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蔡宁表示,这标志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效率方面的“硬骨头”基本被啃下,“是一个不易获得的成绩”。
浙江盛天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股东王成日前几天注册了一家企业,切切实实享受了公司名自主申报、智能审核的便利,“无特别禁止的即可登记”,甚至冠了省名也不用再跑省级部门。对比明显的是,七年前,他的一名亲戚仅公司名一项就跑了好几次窗口,查询、审核,因当时限制多,前后换了数十个名字。
“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管理和服务。”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黄伟军分析,商事登记之所以难,有诸多因素,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复杂性。比如常见的“公司”就分有限责任、股份有限、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它们数量庞大,对应的政策法规各不相同,管理难度大。
省市场监管局一份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85.47万户,同比增长7.21%。各市场主体中,第三产业占80.02%,占比继续在扩大;科技、信息行业分别占3.31%和2.69%,比去年同期上升0.33和0.19个百分点,优势进一步显现;小微企业在册数量达287.43万户,同比增长9.14%。面对各地蓬勃新增的市场主体,黄伟军表示,眼下各地在便利化基础上,更加注重规范化、法治化、数字化。近年来,浙江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率先打造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次验证、一表填报、一窗受理、一次领取、一日办结”的新模式。
新近创业的衢州人李羽妙刚拿到证照,形容自己“像点菜一样”就把公司注册好了,“浙江政务服务网上,每个环节备注很清楚,一项接着一项打勾,最后结果就出来了。” 这一“点菜式”注册模式,离不开当地企业登记智能平台的支撑。它收集了6380余条名称行业与主营范围选项,变信息填报由“填空题”为“选择题”;应用异常登记电子围栏,一些不适合商事登记注册的地址一清二楚,出现“一址多照”或“一人多照”会自动预警;承诺失信相关人员、行业禁限人员会被拦截……
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相关负责人感慨,正是数字化带来技术突破,变“人工审”为“系统审”“智能办”,在保障合法合规前提下,实现了企业注册的“自主办”“一日办”。前不久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显示,在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中,浙江的衢杭温舟甬5个参评城市全部进入企业开办指标“标杆城市”。
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指导市民线上开办企业。(拍友 时补法 摄)
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让政策落到市场主体心坎上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市场的冷暖变化不定。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市场主体会有哪些政策需求?记者走访发现,在反映融资难、用工难、成本上涨等问题的同时,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出台的优惠政策很多,最好能通过一个综合便利的平台,让企业不出门就能及时了解申请。蔡宁解读,眼下要想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仅靠降低审批门槛、减税降费等不够,更要让政策落实落细、落到市场主体心坎上。
3月,浙江《关于减负强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意见》开始施行。除了政策丰富多元,业内人士观察到一个特殊点:《意见》多处提及“企业码”“贷款码”等数字化应用。它们都能在“浙里办”APP的浙里营商服务专区找到。记者打开“浙里营商”,发现“内有乾坤”:这里囊括了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一指减负、浙里掌上贷、税收优惠等百余个应用,以“我要办事”“我要服务”“我要政策”“我要咨询”“我要投诉”五大功能组织起来,可以提供一站式、集成化服务。
台州市意捷泵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一指减负”赞不绝口。不久前,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企业码登录该应用,没想到查到了全部企业已享受、能享受、未来可能享受的减税降费政策和相关明细。去年底,“一指减负”应用累计访问量达232万次,上线减负降本政策40条,全省企业减负降本金额达2574.31亿元,惠及企业3983万家次;今年,我省将持续深化该应用,力争减负降本3000亿元。
“如今企业对服务的需求,贯穿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这将倒逼‘由内而外’的政府服务模式转变为‘由外而内’的需求发现模式。”省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相关负责人说。《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中,大部分内容聚焦在优化纳税服务流程、建立新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善多元化商业解纷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企业办起来之后”的事情上。
企业发展、成长过程中,往往需要政策“扶一把”。但是,企业侧主体数量大且情况不一,政策供给侧又存在内容多元、容错率低、人手相对紧张的现实难题,两者如何实现精准对接?这推动各地的智能化服务“提前登场”,优化数字营商环境。
近日,温州市红灵鸟鞋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陈上仕收到了一条“催领”短信,提醒他企业有一笔20万元的小升规企业奖励待领取。发短信的,是温州惠企政策“直通车”数字平台3.0。这辆“车”,装载的是各类涉企奖补资金项目;导航的是一个叫“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的系统,它打通了市、县两级490个部门,以及100多万户市场主体,通过智能运算,对比政策条件,主动给企业发出申报提醒。多名企业负责人形容,它是有着“最强大脑”又24小时在线的“秘书”。
如今在浙江,类似应用已广为使用。省级层面有“营商导航”,杭州有“亲清在线”,嘉兴有“企明星”……它们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企业“一生”中还会遇到迁移或注销。最近,衢州率先推出企业登记档案(市内)迁移“一件事”线上功能,全面优化办事流程。3月初,浙江毓诚财税咨询有限公司从龙游迁至衢州市智慧新城。全程线上办,当天过审,让企业负责人雷诗毓直言,走得如此顺利,反而让人恋恋不舍。
目前,衢州全市已完成1135家企业的市内迁移。龙游迁出企业38家,但迁入有63家。
“浙江消保在线”(“消费宝”)(记者 马赛洁 摄)
打造公平市场大环境
以最小干扰实现最高效监管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这一看似简单的话,浙江已探索多年,从“数字浙江”建设开始,到“四张清单一张网”,再到“最多跑一次”、政府数字化转型,及至当下的数字化改革,一直未停步。尤其是抓好市场秩序和单一主体这一大一小的监管,丰富“工具箱”以实现治理的刚柔并济,让企业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成效有目共睹。
借着数字化改革“东风”,浙江已上线“浙江公平在线”“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浙江企业在线”等11大应用,实现市场监管核心业务智慧监管全覆盖,维护公平安全有序的市场大环境。3月15日,“浙江消保在线”(“消费宝”)上线。这是一个聚焦消费维权、消费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维权、参与等服务的平台。试运行一周内,“消费宝”就获得累计用户数达4万人、浏览量突破15万,广受好评。“智慧法院”“破产智审理”“执行合同一件事”等多跨场景应用的推出,更让市场的定分止争有了透明高效的解决途径,维护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杭州经营一家设备公司的老李,因部分客户违约,陆续提起21个诉讼。本以为一年半载才能处理好,没想到桐庐法院富春江科技城法庭的“执行合同”数字驾驶舱,及时将异常现象反馈给庭长。老李的难题在1个月不到时间内就得到调解。
面对企业等个体,浙江陆续创新“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柔性监管”等举措,借助数字化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在鹿城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开了5年小吃店,胡秀娟明显感觉到执法检查频率的降低。最近,她在打广告时不慎使用绝对化用语被举报,却因信用好且积极改正获免罚款。原来,温州推出柔性执法——“可放宽的放宽”,将一般企业抽查比例减少到1%,检查频次降低70%以上,且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自行纠正等行为不予处罚;“该严管的严管”,对食品类和无固定经营场所经营户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柔”的背后是数字化技术“刚”的支撑。今年,我省迭代优化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模型至3.0版。它融合运用决策树等大数据算法,对市场主体信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对高、中风险企业加大抽查检查频次和比例,对低风险企业减少抽查检查频次和比例。3.0版模型变问题发现从“大海捞针”为“池塘捕鱼”,试行以来,对高、中风险企业的问题检出率达40.5%,较无差别抽取方式检查的问题发现率明显提高。
监管部门还在不断内部改革,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监管成本最低、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
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下班后,一场业务协调会刚刚开始。中心审批业务处长卢春林面前电脑打开着一张表格,上面显示有个别企业办理注销事项时,在市场监管和税务窗口发生了往返跑。相关部门业务负责人被召集到一起,协调解决。“因个别案例迅速调整办事方式,以前不多见,以后会多起来。”卢春林解释,台州正在试点行政服务大厅线下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应用。它实时监测大厅每一次业务完成情况,遇到瑕疵可实时预警,一改以往营商环境评价主要以企业填表、电话询问等方式,进一步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
“无感的监测,有感的压力。”多名窗口工作人员坦言。企业群众满意率上升,又给他们增添动力。试点一年来,台州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满意率又提升1个百分点,达98.6%。
初夏时节,江南万物生长,不妨来“浙”里开家企业,在“浙”里共同成长。
温州简易登记试点商户在展示试点标牌。
本文由珠海合泰发布,不代表珠海合泰财务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ip208.com/dailijizhang/1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