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台州一日行散记(图)
早就知道在共和国成立后的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进行了一场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并取得伟大胜利的一江山岛战役。但没想到这场战役的纪念馆是在浙江省的台州市。2015年12月,记者一行前往浙江省台州市采风,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日行,但却有幸瞻仰了这个纪录共和国伟大胜利的一江山岛战役纪念馆和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结识了一位在玻璃上创造精美绝伦艺术品的吴子熊大师,并观赏了吴大师创作的丰富多彩的玻璃艺术珍品,可谓收获颇丰。
台州白云山风光(摄影:冯赣勇)
12月1日,记者一行从北京首都机场乘国航CA1851航班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航程,居然提前十几分钟降落于台州路桥机场。走出机场发现,这个机场真是小巧玲珑,但小虽小各种设施却一应俱全,而且上下机都十分方便。途中听接机的中国品牌促进会执行会长邵光华介绍说,位于中国浙江省沿海中部的滨海城市台州市,是中国最晚解放的地方。同时附近的温岭,还是中国第一缕霞光出现的地方。著名的一江山岛战役纪念馆就在台州市区。
台州机场一角(摄影:冯赣勇)
对于一江山岛战役,记者早有耳闻,但对于这场战役的始末却了解的并不十分清楚,于是当天下午,记者与同行的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詹国枢一行,在中国知名品牌协会台州分会工作人员王艳同志的陪同下,前往位于台州市椒江区青年路上的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及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参观瞻仰。
纪念馆一角(摄影:冯赣勇)
驱车来到馆前,只见这座于2004年底建成,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的纪念馆,是一座基本平面为正三角形的建筑。纪念馆檐高约15米,各立面也相对严整,沿街立面以门框式构图和柱列与玻璃墙面构成对比,东侧立面根据其内容空间功能及朝向的需要,平面刻意以锯齿划分,西侧立面以放映厅与实景展示厅的圆形平面构成的简约几何体与门框结构构成对比。
记者纪念馆留影(摄影:詹国枢)
在纪念馆前面还分别有一架飞机的模型位于馆的右侧,一个巨型导弹矗立于馆的左侧。正面则是一座“一江山三军联合作战前指群雕”像,上面分别是司令员张爱萍与副司令员林维先、聂凤智、彭德清、马冠三及参谋长王德等人研究作战的场景,雕像上展示的景象与人物栩栩如生。
联合作战群雕像(摄影:冯赣勇)
在纪念馆门口,一座红底黄字,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欢迎您的宣传板,十分醒目的立于纪念馆的右侧。纪念馆的展厅分上下两层,整个布展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文化工作站施工。展厅北侧一端设有一个二层通高的展示空间,用以展示一江山岛沙盘模型。
纪念馆宣传板(摄影:冯赣勇)
走进纪念馆,只见一楼的展厅主要展出的是战役的背景、筹划和准备三个部分,二楼的展厅,则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展示了战斗的经过,大陈岛的解放以及战后重建工作的情况。展厅内还设有多个展柜,陈列了大量一江山岛战役中使用的物品、烈士遗物和参战老同志捐赠的物品等。
纪念馆雕塑(摄影:冯赣勇)
在纪念馆演示厅内,人们看到运用声、光、电、形等现代化演示手段,将视频影像、音响效果、自动解说系统、舞台灯光、背景画面和动感沙盘融为一体,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展示了当年我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将士,一举攻占一江山岛的激烈战斗的场景。
展馆内的战役中准备的文献图片
1949年,国民党兵败逃往台湾后,纠集残存部队两万余人,在浙江沿海占据了以上下大陈为中心的南麂、披山、一江山岛等十余个重要岛屿,企图凭险固守,作为其伺机反攻大陆的前进基地。位于台州湾椒江口东南13海里,总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的一江山岛,由于其战略位置显要,成为国民党重点防御阵地,其军事配备被称作是“美国造的攻不破的海上钢铁堡垒”。
毛主席的题词(摄影:冯赣勇)
然而一江山岛登陆战也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役。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采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华东军区在张爱萍将军的指挥下发起登陆战,一举攻克了一江山岛,全歼国民党驻军1086人,其中俘敌567人,毙敌519人,使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国民党军失去了外围屏障,被迫逃往台湾。
展览馆文献资料(摄影:冯赣勇)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是解放战争史上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岛屿之敌的联合作战,打响了解放浙江沿海岛屿胜利的第一炮,标志着我军现代化作战样式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升,是我军战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不仅如此,这次战役震惊了台湾国民党当局,迫使国民党军队撤出大陈等岛屿,浙江宣告全境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也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战争新的一页。
手榴弹展品(摄影:冯赣勇)
有战斗就会有牺牲,在这场战役中,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支前群众454人也为这场战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纪念馆外斜对面不远的枫山上就是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参观后纪念馆,记者一行来此瞻仰拜谒这座烈士陵园。只见这座建于1955年,占地总面积44.62万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分别由牌楼、墓道、战斗纪念塔、纪念亭、石碑、烈士墓、烈士桥、烈士塑像等构成。
陵园墓道石牌坊(摄影:冯赣勇)
站在山下的陵园门口,首先看到的是“解放一江山战斗烈士墓道”的灰色庄重的牌楼,经过牌楼是一组壮观的雕塑图案,正中间由鲜艳的五星红旗居中,两侧由花与花环组成,后面的两侧分别由八组烈士头雕像的石柱构成。绕过整座雕像群组的后面,就是通向枫山陵园高高的石阶,登上石阶后来到山顶,迎面就是雄伟的“解放一江山战斗纪念塔”,纪念塔由纪念碑主体和下面的解放军雕塑组成。周边就是安睡在这里烈士墓。
陵园中的群雕(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在一江山岛纪念馆、烈士陵园参观瞻仰,通过一系列生动、丰富的文献资料,不仅详细地了解了整个一江山岛登陆战的始末,而且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的“一江山精神”的同时,也重温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真是获益匪浅。
烈士群像雕塑(摄影:冯赣勇)
当日下午,结束了纪念馆的参观后,在中国品牌促进会执行会长邵光华先生的引领下,记者一行来到台州市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参观。吴子熊大师父子亲自在馆门口迎候我们一行,同行的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品牌总监、中国城市报秘书长常量,也特意赶来,一同来观赏由吴子熊大师开创的令人震撼的玻璃艺术世界。来前就曾听邵光华不止一次地介绍吴子熊先生的传奇艺术经历,所以记者一直怀着一种无比好奇的心理,仰慕并期待着一睹神奇的吴大师和他的玻璃艺术。而当看到吴大师的第一眼,面对这位对大家来此热情相迎,十分憨厚朴实的老人,立刻充满了一种十分温暖的亲切之感。
艺术馆门前留影(摄影:冯赣勇)
当走进馆内,通过那一幅幅玲珑剔透的玻璃艺术品,和对吴大师的人生与创作的艺术经历的了解,更是令记者对吴大师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由衷钦佩、敬仰、震撼以及不可思议与叹为观止的复杂感受。
馆内展厅一角(摄影:冯赣勇)
吴子熊自幼失去双亲,11岁因无钱上学。开始流浪生活。解放后,成为海门玻璃厂第一代玻璃雕刻工人。40多年来,凭着其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在飞旋的轮峰和透明的玻璃上潜心琢磨,苦苦探索,将玻璃雕刻艺术推上一个新境界,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他的作品,集东西方艺术为一体,既有传统意蕴,又有现代气息,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黄鹤楼题词(摄影:冯赣勇)
参观中,记者一行认真听着导游对这座艺术馆从诞生到发展的经过娓娓道来: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坐落在台州市椒江区市中心大道葭芷泾文化长廊中段。它建立的目的是揭示顽强的生命力,它告诉人们,不管是无生命的玻璃或者是有生命的人,也不管处于荒郊的“物”或者成为流浪的“人”,只要你自身过硬,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成为稀世奇材。人一到这里,是会让人沉静下来,让人平衡,能进入一个哲人所说的境界“人不要太世俗,太物欲,太入世,还需要精神”。在这里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就可以受到精神的熏陶、感悟与升华。
国外友人参展留影(摄影:冯赣勇)
吴子熊玻璃艺术馆于1998年被台州市、椒江区评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的基本组成是梦幻般的玻璃艺术世界及吴子熊大师的传奇人生。该馆也是台州文化的一个亮点,于2004年5月22日落成。“虚实结合、曲水倒影、馆立画中”这是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新馆的总体风貌,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座融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于一身,集东方文化与欧美风格于一体的双层黑色建筑,崛起于欣欣向荣的葭芷泾文化长廊中,其东,山色苍茫,河水环绕;其西,大树婆娑,曲水相连。这座令人瞩目,外貌别具一格的艺术馆让人遐想;步入奇情妙境的殿堂,更让人陶醉。在开阔的展厅内,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天然乐趣,馆内珍藏着的3000多件晶莹剔透的雕刻作品,更是绚丽多姿,美不胜收。
馆中制作场景(摄影:冯赣勇)
听着导游深入浅出的生动介绍,记者一行,在这里了解了2000多年前黄河古道边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玻璃文化”;还看到28000多名外国朋友为吴子熊题写的字迹。更是看到了吴子熊雕刻的一系列以生命为主题的作品,如《生命之源》、《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旋律》、《生命的渴望》等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玻璃之美、艺术之美及情感之美,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在杯上雕刻(摄影:王艳)
参观中,吴大师向大家分别赠送了他制作的纪念品,并且把赠送詹国枢总编的一个高脚玻璃杯礼物,是如何用砂轮在坚硬的玻璃杯上磨写,雕刻出詹国枢名字,及一首诗词的经过进行了现场展示,只见吴大师手持高脚玻璃杯,在飞转的砂轮上,上下轮番飞舞打磨,顷刻之间,一个通过反面刻字,正面显现的工艺,将一个刚才还是一个通体透明的高脚杯上抒写了一组生动、苍劲、挺拔的文字,真是令现场的参观者们拍案叫绝。
制作现场留影(摄影:冯赣勇)
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这就是吴子熊大师创作的玻璃雕刻艺术,它堪称是我国民族工艺美术之林的一朵奇葩,也是浙江最有特色的工艺美术之一。在吴大师的陪同下,记者一行在馆内看到了国内唯一一件长达15米的大型凸浮雕艺术作品《87神仙卷》;看到了全国唯一的玻璃雕刻书法长廊,数百位政治家、书法家的赐墨全部采用凹凸雕刻的技巧雕刻在玻璃上。长廊内,有吴邦国委员长书赠吴子熊先生的《黄鹤楼》以及中国驻国外30多位大使题写的墨韵;还看到了独特的彩色凸雕玻璃艺术排画;以及在“国外馆展厅”中,吴子熊将20幅外国名家的绘画,在玻璃上作了重新刻作,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原画的风韵和神采,真是令人惊讶称奇。
玻璃中国象棋(摄影:冯赣勇)
此外,像馆中展示的中国最大的一幅“水晶象棋”和当今世界上首张最大的“玻璃报纸”更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这张玻璃报纸是1949年10月1日的‘天津日报’,它反映了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为庆祝建国55周年而作。在创作中,吴大师按原版6倍放大,由两块高2.2米,宽2.6米的“版面”组成,重125公斤,原版的印刷体楷体、行书及领袖像全部采用陶瓷艺术点击镂刻技巧,结合玻璃雕刻技艺刻成,目前已申报上海世界基尼斯纪录。
世界首张玻璃报纸(摄影:冯赣勇)
吴子熊玻璃艺术馆自建立起,其父子全身心投入,精心管理。展览、生产、销售分工明确,轻重有节,工作有序,不断创新,调整展览重点,实现主题发挥,使展览、教育更上一层楼。现在,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已经先后与国外的法国圣德市陛下博物馆、韩国的木浦艺术馆、美国的戴尔•奇哈里“船屋”博物馆等建立姐妹馆,与国内的辽宁雷锋纪念馆、天津的华蕴博物馆等建立友好馆。艺术馆已经成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基地、台州广播电视大学素质教育基地、浙江省黄岩师范素质教育基地、台州学院实习基地、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椒江一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州晚报小记者实习基地等教育基地。
伟人邓小平玻璃画(摄影:冯赣勇)
如今,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是台州市的一张名片,凡是来台州的客人,大都会来艺术馆参观,凡是代表台州的礼物少不了艺术馆的产品。几年来共有80多个国际友人来馆参观,参观者计20余万人次。代表国家级礼品赠送国际友人的有如:赠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樱花飞燕”,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松鹤同春”,赠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肖像等。1972年,在欢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酒会上,周恩来总理手中的刻花玻璃酒杯就是吴子熊制作的。
玻璃国外名画(摄影:冯赣勇)
在国内,还有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赠送的许多艺术精品,如:送香港回归而作的“九龙归一”、送澳门回归的“莲花醒狮”等几百件。好多展品被中外许多艺术馆(博物馆)等收藏。2005年5月31日,受北京市政府邀请,吴子熊还在北京颐和园听鹂馆为全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场表演。
齐白石大师及作品(摄影:冯赣勇)
对于自己所走过的路,吴子熊感言是缘份,是天赋,是饱尝贫困、艰辛之后激发的奋进之志,使自己开始了对玻璃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经过10多年的刻苦钻研,在人生三十而立之年,吴子熊独创了全新的玻璃雕刻艺术。一件件普普通通的玻璃制品,通过在每分钟500多转的砂轮上精雕细琢,在他的手中变成了美妙绝伦的玻雕艺术品。
馆中玻璃塔(摄影:冯赣勇)
如今,吴子熊神奇、特色的玻雕艺术已经走向了世界,他曾受邀到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考察、访问、献艺展览,所到之处,备受欢迎,当地媒体无不惊叹:中国人太神了!与此同时,吴子熊的玻璃雕刻艺术,也通过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一绝》栏目,以专题的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对吴子熊的传奇一生及神奇的艺术特色作了全面的介绍,使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传。
与大师父子留影(摄影:王艳)
记者一行观赏台州玻璃艺术馆,在和吴子熊一起漫游这个梦幻般的水晶艺术世界中深深感受到一种强烈震撼的同时,更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华民族骄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一切的真实感受,都是源于这个遨游驰骋在玻璃艺术海洋中的奇人!他就是生活、成长、创作在浙江省台州市这片土地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图文:冯赣勇)
本文由[db:作者]发布,不代表珠海合泰财务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ip208.com/gongsizhuce/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