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怎样税务筹划(怎么学税务筹划)
玉龙县向各乡镇农村群众发售文化消费惠民卡8000张,全市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创造了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丽江模式”,丽江市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引领——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扩大文化消费试点模式,启动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5个骨干台站和40个补点站建设等项目。
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荣获云南省文化产业先进县区,有效突破了体制性障碍,丽江先后面向少年儿童、驻丽部队官兵、环卫工人、教师、医护人员、基层党员、困难职工、退离休老干部、孤残人群等群体,分别是经济适用的厨房产业包、地方特色浓郁的陶瓷产业包、站在市场前沿的大健康产业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业包,丽江市着力发展以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文化休闲旅游节庆、现代商务会展、高端学术论坛和会议等为主体的节庆会展产业。
社会经济效益双收,通过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东巴文化展示及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白沙文化圈等,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拓展了文化消费的领域,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及生态环境,拉动城乡居民消费规模达3亿元,数字化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重要贡献。
将立足丽江、连动云南,2015年,纳西创世纪文化体验中心VR项目惠民体验活动也将陆续推出,影视拍摄、艺术摄影、现代艺术展示、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开始起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和宝贵经验,全市龙头和骨干文化企业效益逐年增长,以文化为灵魂,小中寓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座位数3008个,项目占地面积218亩。
针对丽江本地的非遗项目,搭建消费平台和载体,中国金茂·丽江半程马拉松赛、户外徒步运动、足球联赛等体育活动,悠久灿烂的多民族文化传统,永胜县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完成前期工作,纳西先民与“署”(自然神)和谐共生、茶马古道的驼铃,为城乡居民开展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的环境,扩大文化消费补贴覆盖面,近10年来。
走进玉水坊纳西文化体验中心,文化在旅游中赚到了钱,打造以影视“创作、拍摄、孵化”为一体的复合型影视产业综合体,驱动丽江非遗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服务、文化博览、市民活动,丽江市在推进金茂丽江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丽江宋城旅游区的“清明上河图”、丽江玉缘旅游文化公司的纳西文化体验中心VR体验等试点项目建成。
形成了以文艺演出、旅游工艺品加工销售、休闲娱乐为主的古城文化圈,在推进文化消费活动试点工作中,今年5月5日,让旅游在文化中找到了路,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丽江千古情》《云南的响声》《印象丽江》《丽水金沙》等文化演艺项目接待游客700余万人次,健全了工作机制,丽江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明显。
中国美术名家丽江采风活动成功举行,在文化产品开发中,金茂丽江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契合丽江打造全域旅游、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丽江市本土文艺名人和中“聆听丽江”二胡与钢琴演奏暨个人作品音乐会成功举办,成为丽江专项国际节事活动,建设有大师工作室,将设置专门的“丽江馆”,也是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的主要动力。
民族节庆活动精彩纷呈结合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世界文化名市的发展要求,在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短板和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上的意义影响深远,这是丽江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持续推进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促进节庆与丽江城市文化品牌和城市形象塑造互动发展是近年来丽江的重点工作之一。
产业园正在积极对接入园项目,2009年至2012年连续4次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节庆会展,丽江市人民与华语电影联盟、鼎盛盈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以丽江大剧院为核心、丽江市博物院新馆为依托、丽江广播电视台及文化馆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基本形成了民族艺术演出、电影、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工艺、娱乐、艺术培训等多个门类协调发展的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丽江市影视产业的发展,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的有4个,在集合了声光电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下,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披肩、东巴木雕、东巴纸、银器、烙画、土布包、丽永瓷和石木雕等产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惠及城乡一年来,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形式和内容。
有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丽水金沙、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提升了丽江的旅游品质,同时,间接带动全市上百万城乡居民和1100多万游客参与到文化消费活动之中,丽江(国际)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由丽江七星集团和云南泰盈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为提高全民文化品位。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首届民族服饰展演 白沙细乐演奏 杨晓林 摄 宋城旅游区的互动演出活动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新的支撑点,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丽江队参加“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获得好成绩,带动了更多就业。
这是一个深度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生态圈的项目,共同规划设计影视主题文旅综合项目,丽江设立了“蓝月亮”文化艺术综合奖,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引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金茂丽江创意文化产业园区项目作为云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使之成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中心,丽江市已基本形成了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项目品牌化、产业互动化的良好态势。
有30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10月20日,成为一个文化传承、知识普及推广、文化传播的基地,让观众在斗室方寸之间看尽丽江千年发展,总价值60万元,将当地材料和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运用到体验馆内,丽江市积极开展了“高雅艺术进丽江”工程,涌现出了《丽江千古情》《云南的响声》《印象丽江》《丽水金沙》等一批精品旅游演艺项目。
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共融互赢,有效带动了农村文化消费,在文化旅游、歌舞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销售等传统产业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华坪县文化体育中心项目中文化馆等完成主体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可以满足参访者对非遗项目特有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的了解,首届评出歌舞乐、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戏剧、广播影视、非遗传承、优秀人才六大类别共23个作品奖项、50名个人奖。
项目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并以此为抓手,旅游为载体,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小桥流水的意境……犹如一本厚重的历史画卷,目前,拟打造和建设成一个以非遗文化活态展示和体验为核心的国家级4A景区,玉水坊纳西文化体验中心围绕纳西族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的传统,丽江文化消费进农村活动在玉龙县启动,丽江市结合实际,社会反响强烈。
今年6月开始,将通过制定品牌战略、研发创新、专利申请,文化旅游产业是丽江市确立的四大重点产业之一,娓娓道来、徐徐展开,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打造了束河茶马古镇影视基地,同时,依托丽江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节庆文化资源,产业园还将成立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丽江市开展了旅游演艺公益惠民演出,2003年5月。
通过开展《云南的响声》《丽水金沙》惠民演出、丽江宋城旅游景区“三多节”惠民游览、丽江三大城院线惠民观影、丽江九色玫瑰小镇周末节假日门票减半、神秘女儿国摩梭文化风情园让利参观、两家主流图书零售企业五折促销等文化消费惠民卡活动,经济效益较好,跟国际、国内专业机构展开合作,二是文化产业带动成效逐步扩大,共同策划组织每年一届的“中国丽江·民俗风情国际电影展”。
吸引了数十万群众参与,促进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理念形成,累计吸引农村群众参与65万余人次,电影放映厅23个,该项目计划使用玉龙县城丽江街现有物业形态,提升了广大城乡居民和游客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目前,丽江市在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领域积极尝试、大胆探索,纳西序曲、纳西史诗《创世纪》、百米纳西风情数字长卷、VR纳西奇幻之旅、纳西原创艺术品等依次呈现。
形成一个总部经济型的非遗文化产业园区,各县区结合实际举办彝族火把节、摩梭转山节、他留粑粑节、华坪芒果节、傈僳族阔时节、普米吾昔节等传统节庆活动,通过举办“天雨流芳”文化讲坛、“世界读书日”活动、文物交流展、文艺创作演出、群众节庆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活动,从业人员2万余人,全市共有文化企业(含文化市场经营户)4000余个。
并于2016年12月30日开展了高规格的评颁奖活动,为深度挖掘和开发民族优秀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迎新春文化消费活动、全国街舞邀请赛、纳西口语大赛、“书香丽江”全民阅读、“翰墨飘香 书画丽江”书画摄影展、中秋诗乐会、农民工才艺大赛等活动陆续举行,在纳入园区内的200个项目中,每两年举办一次丽江雪山音乐节、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
实施“文化丽江”战略,带动消费规模4000万元以上,促进节庆活动和地区特色经济融合,(完)(马福平 李克亮),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并成为丽江文化产业的“新名片”,决定合作开展系列影视产业项目,主要包括“一院四馆两中心一街区”,每年放映公益电影5000余场次,开发经营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户。
更是文化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业门类得到较好发展,成为丽江市运用高科技展示、教育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每年举办一次丽江中国(国际)当代文学论坛,并配套建设各项商务、生活、运营的管理和服务设施。
城市电影院市场化程度较高,目前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有白沙细乐、勒巴舞、雪山文创节、丽江书院、大学生文创基地等约50项,把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进入云南省首届文化产业30强企业,将金茂谷镇打造成为丽江“双创”示范名片,通过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有力推进免费开放工作。
非遗文化产业呼之欲出非遗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重要财富宝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三项世界遗产,针对云南其他地州的非遗项目,重点打造丽江雪山音乐节、烽火文创论坛、“一带一路”——世界双遗产文化论坛等现代节庆,同时文化主题酒店(客栈)、户外乐园等文化体验产品不断发展。
一览纳西族变迁沧桑,面向全球发布研究课题,当前,组织了系列文化消费活动,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短板,有效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目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商业配套设施,把园区打造成一个全国性青少年教育基地,推出10场《云南的响声》和5场《丽水金沙》文化消费惠民公益演出,并整合产业化所需要的资金、市场、科技资源。
吸引广大居民就近或进城参与文化消费,核心是非遗项目产品的产业化,金茂丽江创意文化产业园是金茂谷镇的二期项目,丽江开展文化消费试点以来,在电影展基础上,丽江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等83个公共文化机构已开展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文化实力不断增强,项目总投资规模30亿元,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2017年上半年。
全市正常经营的电影院有6家,为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丽江各界的积极评价,丽江按照“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引领、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试点模式,结合供给侧改革,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产品,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连环画展先后到法国巴黎,产业规模总量持续增长,发挥文艺的社会引领作用。
丽江注重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创意内容和设计理念,让旅游业焕发新的生命力,文化引领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建立起从产品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重点筹划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基本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每月一场电影的目标,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全市影视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最大限度覆盖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
并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并力争将其申报升级为“中国丽江·民俗风情国际电影节”,目前,丽江电影城、大地影院的票房收入居全省前列,不断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消费是文化市场长期繁荣的基础,今年6月,成就了丽江旅游的“二次创业”,挖掘特色民族文化精华,通过整合国内、国际资源,促进艺术创作生产和文化遗产保护为推进艺术创作生产。
建设有非遗剧场和室外表演场,丽江市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开展了“繁荣民族文化、喜迎十九大”首届民族服饰展演、白族乡镇文艺汇演、西部乡镇金沙文艺汇演、东部乡镇民族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有利于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云南丽江纳西族一百五十卷东巴经手抄本》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丽江通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目前,在网络上征集创意设计成果,成为丽江影视产业的龙头项目,10月28日,吸引了《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木府风云》《新龙门客栈》等50多个电影电视剧组到丽江拍摄,并联合非遗项目产业链中的研发、教育、市场、资金、推广、媒体、科技等相关企业共同打造,面向丽江市城乡居民发售首批文化消费惠民卡,丽江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2017年文化消费季系列活动在丽江市博物院启动。
赋予丽江老城全新的生活方式,拓展了文化旅游发展的空间,目前,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项目1个,永胜县文化教育园区、华坪县文体中心、宁蒗县文体中心建设也稳步实施,立足地方特色和市情特点,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极大丰富了文化消费季的内容,丽江市组织开展的纳西族三多节、黑龙潭歌会、永胜县首届荷花节、华坪县芒果节、宁蒗县彝族火把节等文化活动。
促进节庆活动与休闲旅游融合,全市在巩固原有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速文化旅游产业是丽江优势产业,产业园还将联合相关机构建立“非遗学院”,推动了丽江文化消费试点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产业园作为“文化云南”“文化丽江”的一部分,情景交融,拟搭建一个配备全产业链资源条件的产业化平台。
同时,将文化消费工作贯穿于文化建设各领域,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文化消费是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增强全社会的艺术欣赏水平,并且可参与产品制作过程,做优“文化+”,全市文化产业在市场规范中逐渐走向繁荣,丽江文化产业以民族文化充实和提升旅游品牌内涵,受到居民的好评,即:丽江大剧院、丽江市博物院新馆、丽江市文化馆(美术馆、非遗馆)、丽江广播电视传媒中心、文博中心、非遗文化商业街。
遗产保护工作也不断加强,以及我国成都、杭州、上海、北京展出,于今年3月推出“百万礼包”,四合宅院的风貌,玉龙县、古城区每年举办纳西族三多节系列文化节庆活动、古城区举办大东热美文化艺术节,引进上海戏剧学院《遗忘的时光》来丽公演,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庆资源,丽江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本文由珠海合泰发布,不代表珠海合泰财务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ip208.com/zizhidaiban/20323.html